最近写的几首诗

近日沉溺于矿石机安装,受昔日重来嘱而湿一片:

焊枪青烟袅袅开,

元件线圈细细裁。

痴迷不悟缘何起?

惟盼昔日能重来。

序 号:2089342
标 题:湿一片: (154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7-30 10:14:50
阅读次数:9
详细信息:

莲池感遇

田田碧罗伞,

妍妍新蕊开。

岸柳荫狭路,

荷风荡雾霭。

浩浩乌兔走,

春夏望秋来。

浮萍逐芰菱,

梗残随叶败。

秋风摇百草,

木叶任霜裁。

生年何匆匆,

四十心力衰。

杯酒浇块垒,

残诗舒襟怀。

序 号:2148868
标 题:去沿黄乡村数日,深有感触。湿一首《黄河颂》,赠张老师 (126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8-21 21:20:31
阅读次数:37
详细信息:

黄河颂
――赠张老师

茫茫雪峰汇涓源,

夺山穿涧落九天。

粼粼清波洗碧野,

滚滚洪流裹秦川。

历尽曲折势愈壮,

收蓄清浊淼如烟。

咆哮奔腾东到海,

泽润华夏万顷田。

序 号:2247791
标 题:湿一手: (121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9-26 22:07:44
阅读次数:137
详细信息:

喜闻中央铁腕铲上海恶腐

秋风骤起万木低,

天地失色云雨飞。

残枝败叶平地走,

妖雾散尽鬼魅稀。

鞭炮声声学子笑,

涕泪连连贪官泣。

巨擘重涤赤旗妍,

万里河山换新衣。

序 号:2255897
标 题:湿一手《京沪肃贪感怀》 (98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9-29 15:22:34
阅读次数:87
详细信息:

京沪肃贪感怀

丹桂染金风,

秋菊露华浓。

云淡空愈碧,

雾消日更红。

戾气九州烈,

贪渎一朝倾。

权重法如炉,

官高民为峰。

序 号:2269755
标 题:预祝各位朋友中秋节快乐! (138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10-5 19:35:16
阅读次数:80
详细信息:

欢度中秋节

天澄水碧月色新,

丹桂秀菊花纷纷。

肃贪惩腐开国运,

河清海晏惠万民。

江南塞北同庆贺,

新朋旧友共欢欣。

举杯广坛遥相祝,

缕缕酒香犹可闻。

序 号:2273914
标 题:湿一片《题农家小院》: (117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10-7 18:43:29
阅读次数:67
详细信息:

题农家小院

田家好客虚柴扉,

鸡犬倦卧人未回。

静依墙角幽兰秀,

茶树葱茏映日晖。

苔花如米雨露沛,

落叶未扫风不吹。

青果野疏炊烟起,

闲话朱毛客忘归。

序 号:2322216
标 题:湿一片:《黄山游》 (351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10-26 2:28:05
阅读次数:12
详细信息:

黄山游

道不尽千尺画卷出天然,

黄山之外更无山。

道不尽生也有涯景无边,

万千气象相勾连。

茎峰拔地插九霄,

岚气缭绕托青莲。

步换景移穷造化,

钟灵毓秀聚神仙;

凤鸣龙吟林泉和,

乘风揽月瞰大川。

履仙桥,

跨瑶池,

临极顶,

小寰宇。

涤尽尘嚣痕,

勘破三界沉浮理!

生花妙笔出幽梦,

写尽世间沟壑奇;

猿攀虎卧山不老,

云蒸霞蔚天亦低。

奇松怪石胸涵秀,

山色明晦目无极。

来路漫漫崎岖尽,

画影变幻客心迷。

月轮隐,

日高起,

鬓生华发长太息,

清江洄绕无尽期。

改定稿

[size=200]黄山游[/size]

[size=150]
道不尽千尺画卷出天然,

黄山之外信无山;

道不尽生也有涯景无边,

万千气象相勾连。

秀峰拔地插九霄,

层嶂隐现浮海天。

云曙氤氲染天都,

岚气缭绕托青莲;

猿攀虎卧山不老,

凤鸣龙吟和林泉。

履仙桥,

远尘凡;

临极顶,

小宇寰。

凌风鼓双翼,

排云揽月瞰大川!

生花梦笔恣意飞,

写尽世间沟壑奇;

苍杉苔石云出岫,

山色明晦目无极。

来路漫漫崎岖尽,

画影变幻客心迷。

千载沧桑存遗痕,

三界轮回透玄机!

月轮隐,

日又起,

一松闲迎古今客,

清江洄绕水澌澌。[/size]

   [size=100]                 二〇〇六年秋于黄山[/size]

序 号:2325801
标 题:湿一手:题千岛湖 (356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10-27 14:31:33
阅读次数:200
详细信息:

题千岛湖

秀峰倒垂一镜碧,

雾霭流霞树婆娑。

鹭引扁舟萍风起,

岚扯锦缎鳞跃波。

影摇帆动江天远,

云卷云舒送过客。

明山丽水洗尘净,

心随日月共起落。

序 号:2332115
标 题:班门耍一斧:《谒李白墓》 (240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6-10-30 0:30:06
阅读次数:124
详细信息:

谒李白墓

深秋时节,赴当涂谒李白墓。墓园倚莽莽青林山、临悠悠青山河穆立。感慨系之,不避班门之诮吟吊。

秋草摇落日,归雁唳长天。

依稀琴剑影,沧海挂云帆。

诗酒孤月朗,青莲池水寒。

谪仙逐月去,风流共青山。

经济志未展,华章流千年。

扪泪一声叹,标名岂因官。

当诗人喜欢上计算机??

序 号:2656474
标 题:诗一首悼王参谋 (213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7-2-24 22:58:30
阅读次数:1
详细信息:

正月初七悼王参谋

惠风和畅怒江暖,

春追残冬收余寒。

抛书上网寻故地,

剪烛烹茶忆旧年。

小坛尽涤尘嚣痕,

英魂永伴青山眠。

莫道岁月无情剑,

镌成丰碑耀人间。

注:王参谋,姓名江航,杭州人,默默捐资助学多年。2005年农历正月初七病逝后,事迹通过广播爱好者论坛披露,引起强烈反响,被授予烈士光荣称号。王参谋系江航烈士生前在广播爱好者论坛上注册的ID。

序 号:2596048
标 题:俺村爆了!——“河南濮阳县县府豪比「天安门」” (545字)
发信人:柔人
时 间:2007-1-30 20:54:31
阅读次数:780
详细信息:

详情:

联合早报——河南濮阳县县府豪比「天安门」

搜狐新闻——贫困县濮阳数千万修建办公楼 成当地“天安门”

……(网上多的是,请自行搜索)

内幕:

其实那个县衙早在几年前就建好了,为什么建好时没爆,现在反而爆了?背景是,马上就要换届了,改天换地正逢其时也!

[b]短评:

贫困县,帽子大,省里补,国家拿。

争位置,闲磨牙,夺权利,闹喳喳。

喝洋酒,修豪衙,动土木,捞一把。

欺百姓,地皮刮,闹上访,把岗下。

党天下,家官衙,古今同,莫惊讶。

宦海深,风浪大,水覆舟,喂鱼虾。[/b]

[size=150]题兰花赠张锡平先生[/size]

[b][size=200]紫瓯涤罢倚窗前,

兰叶葳蕤花妍妍。

清香隐隐暗浮动,

听竹吟月弄“井栏”。[/size][/b]

[size=150]注:井栏,紫砂茗器中的一种,状若传统水井之护栏,故名。
日前有缘得張錫平先生手制“井欄”壺一把,品賞把玩,未曾稍离掌心。 [/size]

抄兩首首以前寫的:

五律·蟬

蜇地久含章,
忽開羽翼長。
垂綏蘊文秀,
舒目納韶光。

飲露枝方綠,
餐風葉慾黃。
秋節何所懼,
但教一聲揚。
(新韻)

七律·詠荷

凴雨乘風蕩綠裳,
嘻隨紅杏弄芬芳。
淩淩碧水涵逸韻,
漠漠沉污堙玉妝。

蕊嫩萼新蓮子苦,
身皎骨潔藕絲長。
恨無妙手重造化,
植上瑤池傳淡香。

五絕·题昙花

怒放惊俗艳,

娇容倏忽扬。

爱花花不逢,

入梦梦還香。
(新韻)

琴韵心曲 千古幽情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品读

柔人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美丽而悲怆的诗。这组五言抒情古诗大概诞生于东汉末期。梁昭明太子萧统从一些无作者的散佚古诗中选了十九首,遍入《文选》,这组《古诗十九首》才得以流传下来。

在思想内容方面,这些诗大多反映社会的动荡,表达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倾诉下层士子的失意幽怨;在艺术风格上,则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和“深衷浅貌、短语长情”而独步诗林。因此,被誉为“一字千金”和“五言冠冕”。它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建安、六朝,居自先秦至唐宋诗脉之轴心,树立了五言诗的新典范,成为我国诗歌史上五言诗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这里择其中的《西北有高楼》加以品读: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这是一首听曲感心之作,全诗以听曲者的情感发展为线索构结成篇。

起首四句劈空而来,为我们勾画了一座巍峨华丽的楼宇:叠叠数重、直逼浮云,四檐翼然、凌空欲飞,疏窗绮帘、豪华气派。写的似真似幻,渲染出一种飘忽迷离的奇幻色调。

承接下来的四句写曲,把“弦歌声”用一个“悲”字定格,并引入杞梁妻哭夫摧城的典故,以强化高楼弦歌的悲、暗示悲的原因。在高楼疏窗内哀哀弦歌的“歌者”,诗中并没有直笔点出,但确乎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听者在。“无乃”二字透出一丝游移不定,也使楼外听曲的诗境蒙上了一片凄凉悲酸的气氛。

转下来的四句紧接着写听曲者的感受,诗脉一气贯通。铮铮弦歌继续流泻着:“商”声清切而多伤,随风飘发,中曲舒徐迟回,让人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描述,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一弹”之后的悠悠叹和,琴韵心曲中,正有几多压抑难申的情愫,生发出听者“慷慨”且“哀”的强烈共鸣!听者的震撼不仅仅因为“歌者”借琴韵“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隐意则道出了“余哀”生于“感慨”,在忧伤太息中,深深郁结着抑郁不平之慨。听者的悲怆之情也在幽幽的琴心倾诉中追着袅袅而逝的琴韵荡漾回旋……

结诗的四句鼓荡而下,为我们变幻出又一重诗境新天地,自然平顺地转向了对“知音稀”的更强烈的感叹。歌者琴韵幽曲中的苦只是第一重的苦,更苦的是此苦竟无人解,这第二重的苦似乎更深切、更广大,是那样的难以言传。听者“伤”的是这第二重苦,从那凄切幽怨的琴声中,理解了“歌者”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激起了听者的思绪――自己不也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吗?心曲相通的听者不禁从心底发出热切的呼唤:愿我们化作“双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的蓝天!至此,诗终幕落,凌空而止,与起首的劈空而来遥相呼应。这种如细丝盘缠的章法,正是构成此诗深婉悱恻的艺术风格之一。

通观全诗,华丽的高楼、缱绻的浮云,随风飘落的弦歌声,使整首诗笼罩着一层飘渺的云雾。“歌者”为何而扶弦伤神,听者为何闻声感慨,却无一字一句言及人物本身。我们感受的只是一种幽怨的情调,一种空灵的艺术境界,一种四顾无侣、无遇知音、不能奋飞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这种意境,被唐人刘长卿在名篇《听弹琴》中再次描出:“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中流露出的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与本诗的意境颇为相通。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可谓切语。
(旧稿,曾刊于《濮阳日报》)

等柔人出本诗集 :slight_smile:

春 雨

東風悠悠細雨斜,

霈然無聲潤万家。

且向枝頭覓春色,

何必地上數落花。

七律 感网上作家成群诗人成堆戏作

花花世界一屏收,轻点鼠标任网游。

雅虎搜狐人气旺,超男快女粉丝愁。

长章短句迁尼愧,糙韵浮声李杜羞。

且看风停尘落定,几人逃窜几人留。

菜鸟老鸟聚坛中,

门铃
小小门铃
叮叮咚咚
来了客人
欢迎欢迎